【熟视无睹什么意思】“熟视无睹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些现象或问题已经习惯了,以至于不再感到惊讶或重视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,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并不十分清楚。
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“熟视无睹”的意思,下面将从定义、出处、用法、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定义与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熟视无睹 |
拼音 | shú shì wú dǔ |
含义 | 熟悉得看都不再看一眼,形容对事物漠不关心或习以为常,不加以注意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已经习惯,不再关注或采取行动。 |
二、出处与来源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民贫则生乱,富则生奢,奢则生骄,骄则生淫,淫则生慝,慝则生祸。故夫民之于上也,若鱼之于水,不可一日无也。然其所以养民者,非独以利之也,亦以其安之也。今世之人,皆务于利,而忘其安,熟视无睹,恬不知耻。” |
解释 | 原意是说人们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已经习以为常,甚至视而不见,表现出一种麻木的态度。 |
三、用法与例句
项目 | 内容 |
用法 | 通常作谓语、定语或宾语,多用于书面语中。 |
例句1 | 面对环境的污染,人们早已熟视无睹,很少有人去主动改善。 |
例句2 | 这种现象虽然严重,但很多人却熟视无睹,缺乏应有的警惕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项目 | 内容 |
近义词 | 视而不见、置若罔闻、麻木不仁、漠不关心 |
反义词 | 敏锐察觉、高度重视、警觉、关注 |
五、总结
“熟视无睹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些现象已经习惯到几乎视而不见的程度。它不仅表达了对事物的漠不关心,还隐含了对现状的无奈或批评。在实际使用中,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。通过了解它的出处、用法以及相关词语,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这一成语的含义和表达方式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,欢迎继续提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