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碛中作的注解】《碛中作》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边塞诗,描绘了作者在大漠中行军时所见的荒凉景象与内心的孤寂。全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独特风貌。以下是对《碛中作》的详细注解。
一、诗歌原文
《碛中作》
走马西来欲到天,
此身虽在苦长年。
闲来垂钓碧溪上,
忽见云涛雪浪巅。
二、诗歌背景
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,曾多次出使西域,亲身经历边疆战事和艰苦环境。《碛中作》创作于他西行途中,反映了他在大漠中的孤独感和对归乡的渴望。
三、逐句注解
原文 | 注解 |
走马西来欲到天 | 骑着马向西行进,仿佛要到达天边。表现旅途遥远,路途艰难。 |
此身虽在苦长年 | 虽然身体还活着,但多年的征战生活让人痛苦不堪。 |
闲来垂钓碧溪上 | 在闲暇时,像姜太公一样在碧绿的溪边垂钓。表达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。 |
忽见云涛雪浪巅 | 突然看到如云涛雪浪般的山峰。描绘边地壮丽而险峻的自然景观。 |
四、主题思想
《碛中作》通过描写边塞风光和诗人内心情感,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,以及面对艰苦环境时的坚韧精神。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,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。
五、艺术特色
- 意象鲜明:如“云涛雪浪”、“碧溪”等,营造出苍茫辽阔的意境。
- 情感真挚:诗人通过自述方式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。
- 语言简练:用词朴素,却富有感染力。
六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诗歌名称 | 《碛中作》 |
作者 | 岑参 |
朝代 | 唐代 |
体裁 | 五言绝句 |
主题 | 边塞风光、人生感慨 |
情感基调 | 孤独、思乡、坚韧 |
艺术手法 | 意象描写、情感抒发 |
创作背景 | 出使西域途中,体验边塞生活 |
诗歌结构 | 四句,起承转合分明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《碛中作》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,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。它让读者在感受自然壮美的同时,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