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诗:鲁山山行解释】《鲁山山行》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描绘了诗人在鲁山(今河南鲁山县)山中行走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。这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清新,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。
一、诗歌
《鲁山山行》全诗如下:
> 适与野情惬,千山落木声。
> 溪深不觉路,云起忽闻莺。
这首诗通过描写山中的自然景象,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。诗中“野情”指的是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喜爱,“千山落木”描绘了秋日山林的萧瑟景象,“溪深不觉路”表现出诗人沉浸于山景之中,忘却了行路的艰辛,“云起忽闻莺”则写出了山间突然传来的鸟鸣,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惊喜。
二、内容解析表
诗句 | 解释 | 表达的情感或意境 |
适与野情惬 | 与山野的情趣相合,心情愉快 | 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喜爱 |
千山落木声 | 千山之上,落叶纷纷,发出声音 | 描绘秋日山林的萧瑟景象 |
溪深不觉路 | 山溪幽深,行走其中不知不觉已走远 | 表现出诗人沉醉于山水之间 |
云起忽闻莺 | 云雾升起,忽然听到黄莺的叫声 | 突出山间的生机与意外之美 |
三、诗歌赏析
《鲁山山行》虽然篇幅短小,但意象丰富,情感真挚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,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。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以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悠远、空灵的意境,体现出梅尧臣“平淡中见真情”的诗歌风格。
四、结语
《鲁山山行》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人文情怀的诗作,它不仅展现了鲁山的美丽风光,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。读此诗,仿佛置身山林之间,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