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清平乐六盘山的诗意思】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是毛泽东于1935年长征途中所作的一首词,反映了红军在翻越六盘山时的豪情壮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这首词不仅具有浓厚的革命情怀,也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。
一、诗词原文
> 天高云淡,
> 望断南飞雁。
> 不到长城非好汉,
> 屈指行程二万。
> 六盘山上高峰,
> 红旗漫卷西风。
> 今日长缨在手,
> 何时缚住苍龙?
二、诗意总结
这首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六盘山的情景,表达了革命者不畏艰险、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。词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,也有对革命胜利的展望。
- “天高云淡”:描绘了高原上的辽阔天空,象征着广阔的道路和希望。
- “望断南飞雁”:通过大雁南飞,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征途的遥远。
- 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:表达了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。
- “屈指行程二万”:说明长征路途之远,体现红军的坚韧不拔。
- “六盘山上高峰”:点明地点,突出山势之高,象征困难重重。
- “红旗漫卷西风”:表现红军胜利的气势,象征革命力量的强大。
- “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”:以比喻手法表达对敌人的蔑视和必胜的信心。
三、表
内容部分 | 原文 | 释义与理解 |
开篇景象 | 天高云淡 | 描写高原上开阔明朗的天空,象征未来充满希望。 |
飞鸟意象 | 望断南飞雁 | 通过南飞的大雁,暗示时间流逝与征途漫长。 |
革命决心 | 不到长城非好汉 | 表达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坚定意志。 |
征程回顾 | 屈指行程二万 | 回顾长征路程之远,体现红军的毅力。 |
地点描写 | 六盘山上高峰 | 点明地理位置,强调山势险峻。 |
战斗气势 | 红旗漫卷西风 | 描绘红军胜利的场面,展现革命力量。 |
战略自信 | 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 | 表达对敌人必胜的信心,用“苍龙”比喻敌人。 |
四、总结
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,更是一首充满革命激情和理想主义的词。它展现了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的豪迈气概,同时也体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、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。全词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红色经典中的代表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