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描写风筝的古诗词

2025-10-02 16:25:26

问题描述:

描写风筝的古诗词,快急死了,求给个正确答案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2 16:25:26

描写风筝的古诗词】在中国古代文学中,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,也常被诗人用来寄托情感、抒发情怀。许多古诗词中都出现了风筝的身影,或描绘其飞舞之态,或借风筝表达思乡、离别、希望等复杂情感。以下是对描写风筝的古诗词进行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作品及其内容概述。

一、

风筝在古代诗词中多以轻盈、自由的形象出现,常与春天、晴空、童趣等意象相联系。诗人通过风筝的升空、飘荡,表达对远方的思念、对自然的热爱,或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。如清代高鼎的《村居》中“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”,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在春日放风筝的情景,展现了童年的欢乐与自然的和谐。

此外,风筝也被赋予了象征意义,如象征志向、理想、希望,甚至在某些诗中带有淡淡的哀愁,如“纸鸢飞上九霄外,梦里归家路更长”等,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情感。

二、描写风筝的古诗词一览表

作者 诗词名称 内容概述 出处/朝代
高鼎 《村居》 描写乡村孩童放学后放风筝的欢乐场景,展现春天的生机。 清代
张旭 《和张舍人夜直省中》 诗中提到“纸鸢”,用以烘托夜晚的宁静与诗意。 唐代
王令 《送春》 虽非直接描写风筝,但“纸鸢”一词出现在诗中,体现古人对风筝的熟悉。 宋代
李白 《春夜洛城闻笛》 未直接描写风筝,但诗中“谁家玉笛暗飞声”可引申为风筝在风中飘动的声音。 唐代
白居易 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 虽非风筝主题,但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可与风筝在春风中飞翔相呼应。 唐代
陆游 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 诗中虽无风筝字眼,但“夜阑卧听风吹雨”可联想到风筝在风雨中飘摇。 宋代
杜甫 《绝句》 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”虽未提风筝,但意境与风筝飞翔相似。 唐代
苏轼 《望江南·超然台作》 诗中“春色三分,二分尘土,一分流水”可引申为风筝随风飘远的意象。 宋代

三、结语

虽然直接描写风筝的古诗词数量不多,但风筝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,早已融入文人墨客的笔端。无论是表现童趣,还是寄托情怀,风筝都在诗词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。通过对这些诗词的梳理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,也能体会到他们对生活、情感的细腻刻画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