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涉密计算机管理规定】为加强涉密计算机的安全管理,确保国家秘密和单位内部重要信息不被泄露,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保密工作要求,结合实际情况,制定本《涉密计算机管理规定》。该规定旨在规范涉密计算机的使用、维护与管理流程,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。
一、总体原则
1. 严格分类管理:涉密计算机应根据其存储或处理信息的密级进行分类管理,明确使用权限。
2. 专人专机:涉密计算机应由指定人员负责使用和管理,不得随意更换或共用。
3. 物理隔离:涉密计算机应与非涉密网络物理隔离,防止信息交叉传播。
4. 安全防护:所有涉密计算机必须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软件,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和系统更新。
5. 使用登记:使用涉密计算机需进行登记备案,记录使用时间、操作内容及责任人。
二、具体管理措施
管理项目 | 管理内容 |
分类标识 | 涉密计算机应张贴明显标识,标明密级及使用范围 |
使用权限 | 涉密计算机仅限授权人员使用,严禁外人操作 |
网络连接 | 涉密计算机不得接入互联网或其他非涉密网络 |
数据备份 | 涉密数据应定期备份,并存放在专用加密设备中 |
维护维修 | 涉密计算机的维修应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,且需提前报备 |
销毁处理 | 涉密计算机报废前须经专业人员进行数据清除处理 |
安全检查 | 定期开展涉密计算机安全检查,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|
三、责任与监督
1. 各单位应设立保密管理员,负责涉密计算机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。
2. 对违反本规定的人员,将依据相关法规给予警告、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。
3. 涉密计算机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保密培训,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。
四、附则
1.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国家秘密或单位核心信息的计算机设备。
2.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由单位保密委员会负责解释。
通过严格执行《涉密计算机管理规定》,能够有效降低信息安全风险,保障涉密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。各单位应高度重视,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,确保涉密计算机管理工作规范化、制度化、常态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