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朗月行的原文】《古朗月行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,原题为《古朗月行》,属于乐府旧题。这首诗以月亮为题材,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和人们对它的认识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、宇宙的思考与感慨。
一、
《古朗月行》全诗共十六句,语言朴素自然,情感真挚。诗中通过对月亮从初生到圆满再到残缺的过程进行描写,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变化。同时,诗人也借此表达对人生短暂、世事无常的感悟。
诗中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是千古名句,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儿童对月亮的天真想象。而“又疑瑶台镜,飞在青云端”则进一步用神话般的意象来渲染月亮的神秘与美丽。
二、原文及注释
| 句子 | 原文 | 注释 | |
| 1 | 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 |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,把它叫做白玉盘。 | |
| 2 | 始知天地外,更有星与云 | 才知道天地之外,还有星星和云彩。 | |
| 3 | 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 | (此句实为《望庐山瀑布》中的句子,非《古朗月行》原文) | ——(注:此处为误植,应排除) |
| 4 | 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 | (同上,属《月下独酌》) | ——(注:同样为误植,应排除) |
| 5 | 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 | (出自《子夜吴歌》) | ——(注:非《古朗月行》内容) |
> 注意: 上述第2至第4句并非出自《古朗月行》,而是李白其他作品中的诗句。因此,在正式引用时应避免混淆。
三、《古朗月行》原文
```
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
又疑瑶台镜,飞在青云端。
仙人抚我顶,结发受长生。
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揽明月。
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。
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。
```
> 注: 此版本为后人整理的常见版本,部分学者认为该诗可能为多首诗的合编,或有后人增补内容。
四、表格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诗名 | 古朗月行 |
| 作者 | 李白 |
| 体裁 | 乐府诗 |
| 朝代 | 唐代 |
| 主题 | 月亮、人生、宇宙 |
| 名句 | 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 |
| 特点 | 语言朴实,意境深远,富有哲理 |
| 争议 | 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多首诗的合编 |
五、结语
《古朗月行》虽篇幅不长,但寓意深刻,展现了李白对自然、人生和社会的独特思考。它不仅是对月亮的赞美,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白的浪漫情怀,也能体会到他对世界的独特理解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