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暂列金额和暂估价都是代表什么的】在工程建设项目中,招标文件或合同中常出现“暂列金额”和“暂估价”这两个术语。虽然它们都属于预算中的预估性费用,但两者在实际应用中有着明显的区别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,本文将从定义、用途、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。
一、定义与用途
1. 暂列金额(Provisional Sum)
暂列金额是指在招标文件中,由招标人根据工程特点预先设定的一笔金额,用于支付那些在招标时无法确定具体价格的项目或服务。例如,某些可能发生的零星工程、未明确的材料采购等。这部分金额通常不会被直接计入合同总价,而是作为备用资金,供后续实际发生时使用。
2. 暂估价(Estimated Price)
暂估价是指对某些尚未明确数量或单价的材料、设备或服务,在招标阶段进行的初步估算价格。它主要用于控制成本和指导投标报价。在施工过程中,如果实际价格与暂估价有差异,通常需要调整合同价款。
二、主要区别对比
| 项目 | 暂列金额 | 暂估价 |
| 定义 | 招标人预留的用于不确定项目的金额 | 对未明确数量或单价的材料/服务的初步估算价格 |
| 使用时机 | 招标阶段设定,后期实际发生时使用 | 招标阶段提供,用于指导投标报价 |
| 是否计入合同总价 | 一般不计入,视情况而定 | 通常计入合同总价 |
| 是否可调整 |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| 通常按实际结算调整 |
| 适用范围 | 零星工程、未明确项目 | 材料、设备、专业工程等 |
三、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
- 暂列金额通常由招标人掌握,用于应对不可预见的支出,因此在合同中应明确其使用条件和审批流程。
- 暂估价虽然在招标时给出,但最终需以实际市场价为准,避免因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失控。
- 在编制预算或投标时,应仔细分析暂列金额和暂估价的合理性,确保项目成本可控。
四、总结
“暂列金额”和“暂估价”虽然都属于预算中的预估性费用,但它们的性质、用途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。理解这两者的区别,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和合同管理。在实际操作中,建议结合项目具体情况,合理设置和使用这两项费用,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。


